top of page

【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】建議檢討對持牌泳池的巡查策略

  • honchausiuchung
  • 1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周小松議員於2025年4月24日出席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,就規管私人泳池救生員事宜表達關注,認為當局應檢討對持牌泳池的巡查策略,以改善相關工作成效。


周小松議員指出,申訴專員公署就食物環境衞生署對持牌泳池監管的主動調查報告(2024年3月公布)提到,食環署於2017至2023年(截至9月30日),就持牌泳池進行了約5.3萬次例行巡查,發現了兩宗違反牌照條件的個案。政府文件顯示,食環署在2024年巡查持牌私人泳池約1.3萬次,期間發現四宗未按法例或牌照條件提供足夠合資格救生員的個案。根據政府早前就他的書面提問所作的答覆,食環署在2020至2024年,共接獲86宗救生員涉嫌盜用他人救生章或使用偽造救生章工作的投訴,署方因應上述投訴對涉事泳池進行巡查,並沒有發現有關救生員資格的違規個案。而據傳媒報道,業內有外判公司/「蛇頭」進行聘請假救生員的行為。


周小松議員認為當局就持牌泳池的巡查工作成效似乎不太理想,建議改善巡查策略,例如採取「放蛇」方式,以加強執法成效。此外,他關注當局若發現使用假救生章的行為,就此將以甚麼罪名作出檢控,希望當局介紹以往的相關檢控情況。


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,拯溺總會去年收到約5,600個救生員資格核證查詢,發現假證比例為千分之三,認為情況並不算普遍、泛濫。食環署副署長(環境衞生)姚繼卓表示,2024年沒有關於使用假證的檢控個案。而署方就持牌泳池的的巡查次數和標準均有加強,例如會核實救生員的身份證明文件,將救生章資料送交拯溺總會核實等。當局亦要求泳池持牌人聘請救生員時備存相關文件,以及備存救生員當值紀錄等,認為整套措施有效打擊不合資格救生員情況。

Comments


回到最頂.png
bottom of page